English

外文原版书市场尚未成熟时

2000-01-2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庄建 我有话说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先生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康德著的英文原版《纯粹理性批判》。这是他31岁那年,辗转托朋友从丹麦买回来的。“我是研究西方哲学的,现在用的外文书,大部分仍要从国外直接买。”正在写文章的张先生,桌上摆的都是外文书。“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西对话成为热门话题,中国学者渴望阅读外文原著。”张先生此语,道出了当今中国众多学者的实际需求,在某种意义上也描述出了外文原版图书消费市场的前景。

我们这里所说的外文原版图书是指国外引进版外文影印书和译成外文的中国著作。国内开此类书出版风气之先的要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该社即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在走访了数十家大学图书馆、教学科研单位,发放并收回了上万份调查表之后,外研社感到了外文图书需求的呼唤:经常是一个大学的图书馆,一种外国名著只有一两本原版书,教学中需要借阅时,一个班级的学生要依次排队等待很长时间。于是,出于为外语教学服务的初衷,外研社推出了“经典世界文学名著丛书”,首批出版了《简爱》、《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10种,每种首印1万册,谁想3个月内销售一空。第2次印刷,每种3万册,1年内又告售罄。在以后的几年中,这一丛书出版到80种,最高的品种销量达20万册,最低的也在5万册以上。目前外研社外文图书出版已形成外国文学名著、大师经典文库、语言学学术专著、语言工具书、小语种文学名著等5个系列,近200种。大师经典文库中,外国经典《理想国》、《乌托邦》等销量均已过万,译成英文的中国经典《孙子兵法》销量超过了两万,且购买者多为内地读者。

近几年,进入外文原版图书出版领域的出版社已有相当阵容。比较知名的有外研社、人大社、清华社、机械工业社、东北财经大学社、科学社、外文社、法律社、华夏社等。相继出版的外文图书涉及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学、语言学、医学、数学、物理学、遗传学等众多门类。其中外研社的《经典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大师经典文库》,科学社的《现代生物学精要速览丛书》、与哈克出版公司合作的《医学影印书系列》,机械工业社的《世界经济管理文库》,东北财经大学社的《哈佛商学院案例教程》、《世界财经与管理教材大系》,清华社的《世界工商管理名典系列》,人大社的《工商管理精要系列》、《市场营销管理系列》,法律社的《美国法精要》,译林社的《译林英语文学经典文库》,上海外语教育社的《牛津实用语言学丛书》等,在市场上已都具有了一定的声誉。日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西学基本经典》,以百种的规模亮相,更在外文图书消费市场展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面对已有了一定规模的外文图书市场,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邬书林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直接成果。国际交往的频繁,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造就了一大批运用外语进行学习、工作、研究的人。外文原版图书的出版,便于读者准确、全面、便捷地吸收人类有史以来的科技和文化成果,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外研社社长李朋义评价这一市场时指出,国内外文图书市场已不再是潜在市场,而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更多的出版社看到了这一市场蕴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开拓市场,更要审慎,要精心选择,以期真正将国外最先进、最优秀的著作引进来。

谈起这一话题,人大社社长王霁出言谨慎:“影印版外文书制作成本低,周期快,特别是一些教材适合双语教学,因此有特定的读者群,有一定的市场。但目前引进工作盲目性较大,同类选题重复引进,造成滞销,市场消化尚待时日。”

著名学者戴文葆直言不讳:“不要指望此类书成为畅销书,它的市场在知识分子中间,但它会有稳定的消费群。”

科学社总编室主任彭斌在看好这一市场的同时还有建议:“目前在科学研究的一些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充分利用国外资源,跟踪国际科研前沿,采用引进原版书影印出版的方法可以大大节省时间,且书价也只有国外原书的1/7左右。为了使这类图书更好地为科研教学服务,国家应在资金上对引进原版书给予支持。由于科学院的支持,目前我社出版的研究生教材丛书中已增加了外文影印版图书选题。”

东北财经大学社负责国际合作的方红星对市场持乐观态度:“就目前的情况看,市场比我们预期的稍好,我社大约有50种图书进入了国内40多所大学的课堂。《宏观经济学》、《企业分析与估计》等被10个以上的教学单位采用,《人力资源管理》、《跨国管理》等被MIT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合作的IMBA项目选定为主课教材。”他认为,英文原版经管类教材市场在三五年内仍将处于缓慢增长的过程之中,要达到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英文教材的采用率水平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这种进展的快慢直接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国家对教育的有关政策;经管类教学单位声誉认定体系的良性运行;师资和学生水平的提高;原版教材本身的本地化和适应性状况;图书价格与成本;原版教材营销、服务的规范化。方红星的看法,在对教材类外文原版书消费的看法中具有代表性。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西学基本经典》总策划之一严平对外文图书市场的评价最为乐观。他说,社科人文书是我的读书情结和做书情结。我书架上至今还存有10年前从外文书店购得的外文原版书。我相信,外文书、原版书的出版会成为我国图书市场新的增长点、兴奋点,外文书会在图书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阅读外文书会成为一种时尚。

外文图书消费正在成为读书人阅读、学习、工作、研究生活中的一种新的消费,出版者应精心培育、自觉规范这一市场,使它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